食用安全︱30歲女食隔夜薄餅頭痛嘔吐頸僵硬 揭染惡菌致腦膜炎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4/02/29 13:29

最後更新: 2024/02/29 15:26

分享:

分享:

吃隔夜餸菜前要先翻熱,否則後患無窮。內地一名女子吃了隔夜薄餅後,開始出現頭痛等類似感冒的徵狀,豈料情況每況愈下,最終惡化成腦膜炎險死。有醫生指出,隔夜食物或暗藏惡菌,女事主因做漏一步釀成大禍。

最新影片:

吃隔夜薄餅前無加熱

綜合內媒報道,深圳一名30歲女子周末放假在家,因懶得外出遂在雪櫃拿出隔夜薄餅,沒有加熱就直接吃掉。3天後,她開始出現頭痛和肌肉痠痛,徵狀如同感冒,故以為自己患感冒,吃了止痛藥就去睡覺休息。醒過來後,症狀沒有好轉反而惡化,頭痛不但加劇,更開始嘔吐,頸部亦開始僵硬,女事主此時察覺不妥遂求醫。

初起像感冒 求醫揭患腦膜炎

女事主向醫生講述自己的症狀,醫生初步診斷女事主或患腦膜炎。經檢查後,醫生診斷她的腦膜炎已惡化成腦室炎,檢查報告發現她腦室有明顯感染的跡象,甚至出現腦脊液分層,腦脊液亦變得渾濁,需要立刻做開腦手術清除細菌。

主診黃醫生表示,開腦後形容病人的腦室裡面如同「盤絲洞」,因為細菌繁殖很快,裡面結滿蜘蛛網,需要先清理乾淨菌源再配合抗生素治療。手術難度極高,清除細菌時要小心不要傷到腦室內壁和血管,慎防引起腦出血。慶幸手術順利完成,女事主隨後留院休養。

感染李斯特菌可致腦膜炎

雪櫃裡面的薄餅為何會引致腦膜炎,其實是李斯特菌作祟。根據衞生署指出,李斯特菌主要透過進食受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。它可存在於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如蔬菜、生肉,以及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。而加工食物如軟芝士及凍食肉類等,亦可能在製作過程中或其後受污染。李斯特菌能在低溫環境下生存,並可在冷藏食物中繁殖。烹煮過程能殺死李斯特菌。

5大高危人士+2大預防方法

衞生署建議高危人士,如長期病患者、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女士、嬰兒、長者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士,應避免進食可能含有李斯特菌的高風險食品。高風險食品包括保質期較長(超過5天)的冷凍即食食品、如煙燻三文魚和凍食肉類、未經巴士德消毒的奶類製成的芝士(尤其是軟芝士和半硬芝士)及預製或預先包裝沙律等。

高危人士應選吃新鮮煮熟的食物。在家中自行翻熱飯餸時亦須確保食物徹底滾熱。外出用膳時應盡量避免進食微暖或自助餐式的食物。如不能避免,應選吃熱的食物。另外,亦建議大眾平日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,要謹記2點:

1.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

  •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,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;以及如廁後。
  • 洗手時應以梘液及清水清潔雙手,搓手最少20秒,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。如沒有洗手設施,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,亦可考慮使用含70至80%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。

2. 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

  •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「食物安全五要點」,即精明選擇(選擇安全的原材料)、保持清潔(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)、生熟分開(分開生熟食物)、煮熟食物(徹底煮熟食物)及安全溫度(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),以預防李斯特菌病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責任編輯:羅嘉欣